
甚麼是青光眼?
青光眼的特徵是視神經受到永久性破壞而萎縮,視野缺損及收窄;情況嚴重者可導致失明。
病理性的眼壓上升是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。
大部份青光眼病症在病發初期均無任何病徵或痛楚。因此,很多病人往往未有察覺他們已患上此眼疾。
如青光眼得不到恰當的治療,患者後期只能看到正前方中央細小範圍的景物,景物兩旁的視野則永久失去,而最終更會永久失去所有視力。
(青光眼在醫學上的定義一直在更新。早期,人們認為眼壓高就是青光眼;後來發現了正常人也有高眼壓,而一部分眼壓正常的人會患有青光眼。所以,關於青光眼的定義,隨著現代醫學對這個眼疾認識的提高而變化著。)
成因
青光眼普遍認為是由於眼球內壓力(眼壓)上升而引起。
位於眼球前半部的是前房。眼房水會不停的流入以提供組織養份,再經由前房隅角
(虹膜根部)的海綿狀濾簾流走。假若眼房水的流動遇上阻塞,眼壓便會上升,並對視神經做成永久性的破壞。
青光眼種類
原發性青光眼
慢性青光眼
若是因隅角寬廣,但排放眼房水的微小管道等部份位出現問題,或因老化等原因導致排水管道阻塞,則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(慢性青光眼)。
多發生在較年長的人士。
其病徵大多是緩慢進行的。病發初期,視力仍維持正常,眼睛不紅不痛。
有時患者根本不自覺,一般到晚期才可診斷出來。
必須借助定期的眼壓檢查,以於早期發現此病症。
急性青光眼
眼睛前房隅角(虹膜根部)過窄、阻塞等原因,導致隅角閉鎖性青光眼(即急性青光眼)。
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女性,患有遠視和前房較淺窄者。
通常有明顯徵狀,例如嚴重眼痛、視力模糊、燈光周圍出現環狀蚶輪、眼紅、頭痛、嘔吐等,必須儘速就醫。
繼發性青光眼
因眼睛發炎(角膜潰瘍、葡萄膜炎、虹膜發炎、內眼炎等)、受傷、眼睛手術後、藥物作用(如類固醇)、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所導致。
先天性青光眼
隅角發育不良,又或整個眼球發育不良所導致,多發生於幼兒身上。
由於幼兒無法表達其眼部不適,家長若發現幼兒眼睛顯得特別大(俗稱牛眼)、突出、不明原因流淚時,應儘速就醫。
高危人士
家族有患青光眼的病歷。
年齡40歲以上。
糖尿病患者。
高度近視 (600度以上)。
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。
眼睛曾受創。
青光眼治療
以現時醫學來說,青光眼仍是無法根治之症,惟及早診斷能減慢視力進一步的受損。
治療青光眼的目標及最有效的方法,是使患者的眼壓降至合適的水平。
藥物、激光手術、眼科外科手術或綜合各種療法都是降低眼壓、避免視力進一步受損的方法。
藥物
滴用能降低眼壓的眼藥水,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,患者必須按時使用。
激光手術
激光手術通常是當眼藥水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時施用。患者可透過不同形式的激光手術以降低眼壓,並可與藥物共同使用。
外科手術
外科手術治療通常會在藥物及激光手術均不能控制病情時施用。手術通常透過加速房水排泄或減少房水產生,以達至降低眼壓目的。
如何預防青光眼?
大部份的青光眼都沒有明顯病徵,所以患者並不容易察覺,定期接受眼科健康檢查便是最佳的預防方法,建議高危人士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檢查。同事,切勿胡亂使用眼藥水。長期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會造成眼壓上升,引發青光眼。
Leave a Comment